刘棣怀
在围棋界众多的老辈高手中,刘棣怀的棋风以善于攻击著称,素有“大将”之美誉。刘棣怀原籍安徽桐城,少年时去往南京,后从僧人释可慧学棋,出手不凡,棋路独特。当时的中国式围棋对局还沿用先放四角座子的旧制,而日本式新布局定式也逐步开始交流。刘棣怀以旧法扭杀为根基,参用新式布局,但他向来不主张墨守成规,也不唯书,新旧棋谱搁置一旁,只是从实战中磨练。无论生熟朋友,终日手谈无倦容,胜败不形于色。
1916年,刘棣怀随父迁居北京,常到“海丰轩”“润明楼”与当时棋坛名将汪云锋、顾水如等切磋棋艺。1926年8月,刘棣怀战胜日本六段棋手岩本薰。1929年,刘棣怀南迁上海,任“上海围棋研究会”围棋指导,期间曾与日本棋手多次对垒,胜率遥遥领先,被推举为南方棋界盟主,与北方围棋高手顾水如并称为“南刘北顾”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刘棣怀避难重庆,以棋会友,聚集棋手40余人,组成“中国围棋总会”。抗战胜利后,刘棣怀又回到上海继续投身围棋事业,与顾水如、魏海鸿、陈藻藩并称为我国的“四大棋家”。
刘棣怀(右)在下棋中
新中国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同志对棋道发展深切关怀,他曾提出“国运盛围棋亦盛”的名言,使众多棋手得到鼓舞、努力求进。新中国成立后,刘棣怀任上海文史馆馆员,并在上海辅导青少年棋手,同时也会参加围棋比赛,与名手王幼宸、过惕生、胡沛泉、汪振雄等进行过多次较量。1952年3月,在上海首届围棋友谊赛上,刘棣怀位居第二。1957年8月,上海市举行第二届围棋赛,共有80人参加,刘棣怀夺得第一名,被上海围棋界公推为“标准四段”。
少年陈祖德(左)在接受指导
后排中间者为刘棣怀
1958年11月,刘棣怀代表上海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围棋友谊赛,以七胜一负的优异成绩夺得冠军。1959年,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,围棋被列为比赛项目之一,比赛中刘棣怀以63岁高龄参赛,一路拼杀,一次次锁定胜局,闯进了决赛。决赛更是异常激烈、扣人心弦。比赛由布局进入中盘后,双方好手连连,无不把逼对方犯错的本事用到极点,就这样,胜负的天平来回摇摆,牵动着观战者的心上上下下。在来回三度逆转形势后,刘棣怀突来灵感,神情焕发,才思敏捷,抓住战机,巧用定式,善于复盘,投子凶横,招招见效,瞬间便占了上风,确定了优势,最终夺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围棋冠军。
1960年,中日之间架起了围棋友好交流的桥梁。同年6月,日本围棋代表团首次访华,在首届中日围棋比赛中,刘棣怀执黑战胜日本七段棋手濑川良雄,凸现了中国传统围棋的精深与厚度。1962年,刘棣怀以中国围棋代表团副团长的身份出访日本。同年11月,他又当选为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。回国后,刘棣怀集中精力主编《围棋》月刊,指导围棋集训队,为培养中国围棋新人发挥余热。
刘棣怀参与著作的《围棋官子常识》
1964年,原国家体委授予了刘棣怀、过惕生、陈祖德、吴淞笙四人“五段”称号,这是当时我国棋手获得的最高段位。晚年的刘棣怀退出了围棋第一线,但他依然热爱棋艺,好奕不辍。刘棣怀一生精研棋艺,对我国棋艺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来源:上海体育